当前位置: 必威 >> 传媒视界 >>
传媒视界(175)媒体困境与新闻志向:重庆大学教授刘海明做客我院讲学

      9月28日晚,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明应邀做客必威。在2010307新闻演播室里,刘海明教授就“媒体困境与新闻志向”这一主题与同学们进行了近两个半小时的深入交流。讲座由必威副院长马梅主持,新闻学专业老师桂万保及2015级到2018级新闻学本科生聆听了讲座。

      可感的凉意已经渗入了芜湖的初秋,刘海明教授讲座伊始就感叹道,“这也正是传媒业现在正处的季节啊”,他从近日《纽约时报》创刊167周年,到《北京晨报》才走过20年就停刊,在对比之中抛出了我国媒体陷入困境的问题,引发同学们思考。
      但是“被动的逃避不是办法”,刘海明教授直指媒体工作者面对困境,此时应更要有定力,要正视媒体陷入困境的原因。他提出媒体人的《“行业”歌》,指出媒体工作者们必然要消除悲观情绪,振作精神,共克时艰,这才是面对考验时其应该保持的新闻志向。
      刘教授提出当前新闻志向面临的诸多考验,提出了三个抉择,新闻职业是志向还是饭碗、新兴媒体职业与新闻志向的异同、继续当媒体人还是更换职业,在此他再次强调了新闻行业的困境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外界大环境导致的,但是媒体人自身的原因依然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只有媒体人做好自身才能应对传统媒体的寒冬。
      那么新闻媒体人应该如何做好自身呢?刘教授提出了新闻志向坚守的三个向度。用心生产新闻,提高新闻质量,对工作精益求精,做符合市场需求的好内容,这是第一个向度,即媒体人应具备的工匠精神。要不断开拓进取,创新新闻理念,创新新闻采访报道与传播方式,尤其要保持追问、试错和改进,这是第二个向度,即媒体人应具备的创新精神。要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具有高尚的人格,坚持职业操守,不利用自己的职业身份为个人牟取私利,这是第三个向度,即媒体人应具备的伦理精神。
      讲座最后,刘海明教授总结到,在媒体困境中,忠诚度激励新闻从业者与新闻业同舟共济,而不是当个摇摆不定的“骑墙人”。逆境在检验从业者职业志向真伪程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懂得凝聚力量,以达到“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境界。
      讲座结束后,新闻学专业各年级同学同刘教授进行了长达近40分钟的互动提问环节,不少2018级新同学积极提问,表现亮眼,刘教授也一一耐心回答,用丰富的个人经历、渊博的知识进行了精彩回应。

      2018级的龙琤同学说:“这是我进入校园听的第一场讲座,收获很多。作为新闻的第一堂课,刘海明老师在开篇就跟我们直言了当今媒体的一些现实困境,同时告诉我们在严峻环境下摆正新闻志向的重要性,我觉得很有意义。”
      而来自2015级的胡银银同学则表示:“我今晚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教授说他入职的第一天在本子上写下,铁肩担道义,正言评是非。不久,我就要去媒体实习了,我希望自己能永远保持一颗像刘教授那样对新闻的赤子之心。”
      最后,马梅副院长就新闻志向的培养谈到,她希望我院的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学院的新闻培养不单单是为了哪一种类型,哪一家媒体而培养人才,而是全能型的、适应多种媒体形态的复合型人才。
      据悉,本次讲座系必威国情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列讲座。我院致力于开展系列讲座以拓宽学生视野,向学生提供源源不断了解新闻阵地前沿资讯的学习机会,对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素养的形成有着积极重要的影响。(文/王豪 图/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