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8年中,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长江江豚仅剩1012头,是名副其实的“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于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极危物种。2017年5月9日,长江江豚升级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呼吁更多社会人士关注保护江豚行动,以避免江豚重蹈白鳍豚灭绝的覆辙,提高人们保护意识,安徽师范大学我院开展了赴铜陵市、安庆市“调研江豚保护现状,探究科学传播路径”暑期实践活动。
经过前期两个月的精心策划,2019年7月6日上午十点,安徽师范大学我院赴铜陵市、安庆市“调研江豚保护现状,探究科学传播路径”暑期实践团队从芜湖站出发。经过半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第一站——铜陵。
此次实践活动内容包括主要包括三个内容:
一、走访长江沿线区域,了解江豚保护现状。基于“生态保护”的总政策,深入了解当地有关部门以及组织在保护江豚上的举措及其成果。
二、寻访当地代表人物,宣传江豚保护成果。寻找为长江生态治理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力量、组织者、当地政府及其相关干部。
三、探访当地新闻机构,探究科学传播路径。采访铜陵市、安庆市当地新闻机构,搜集他们的报道信息,总结他们在保护江豚上做的努力以及探讨宣传保护濒危物种的新的有效传播形式与途径。
下午三点,队长奥门带领新闻采编组一起同去大通古镇联系采访对象,了解采访对象。在确定好人员任务分配和采访问题以及采访时间安排后,全员返回居住地。晚上七点,整个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一起开会商讨第二天的任务安排,在确定好每个组的任务安排后,奥门宣布散会。晚上九点,新闻采编组要求模拟采访场景,并让摄影组找到最适合采访的拍摄方法,反复拍摄回看,找到最好的采访角度。
第一天的任务结束完满后,大家回到各自房间休息,期待在接下来的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文/王怡龄 图/张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