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必威 >> 新传学子 >>
【新传先锋“三下乡”】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 ——专访歙砚雕刻艺术大师凌家宏

    “歙砚是人和石头的美丽邂逅”歙砚雕刻大师凌家宏老师是这么说的。我国历史上将笔墨纸砚合称“文房四宝”,这些文房雅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歙砚更以“发墨如油,美如碧玉”的特点位列中国四大砚台榜首,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精致工艺品。它以质地优越、构图巧妙和雕刻精致等特点著称于世,享誉文坛,蜚声海内外。

    在徽州,几乎每一个文人墨客都有一段与歙砚有关的故事,与笔墨相比,砚石仿佛是自己的终身伙伴。近日,我们走进了位于歙县的歙砚百年老店——翰香室砚庄,认识了这位歙砚雕刻大师——汪家宏。据了解,“翰香室砚庄”由歙砚名家汪桂亮创立于同治元年,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历史上,砚庄创始人搜集古砚,先仿制,再创新。在歙砚上精雕人物、花卉以及动物图案和格言警句,收到当地文人雅士的好评。据《春诸纪闻》一书记载“歙砚汪氏庄户砚工地,模仿历代名人砚式,加以琢磨之,力篆刻之功,久为艺术珍品”。其珍品在商业部和巴拿马博览会上均有获奖。20世纪80年代,在经历了特殊时期的隐没后,汪桂亮第五代传人汪家宏承继祖业,“翰香室砚庄”重现古城,使世人有幸一睹翰香室歙砚的风采。

    歙砚的好,好在质地。《歙砚辑考》中说,坚的砚台,一定不嫩;润的砚台,有多半太滑。只有歙砚,可以说得上是嫩而坚,润而滑。“扣之有声,抚之若肤,磨之如锋,兼以纹理灿烂,色拟碧天,虽用积久,涤之略无墨渍。”汪家宏有着和歙砚一般的坚强人格。1955年出生的他家境贫寒,四岁丧母,十五岁时师从浙江淳安县木雕大师水林先生学习木雕,1979年内招至安徽歙县工艺厂工作;同年底,被派往江西省婺源县砚山村专门从事研究考察砚石的开发以及后期砚矿的保护工作;两年后回到歙县从事歙砚的生产管理,在经过层层磨练后,26岁的汪家宏歙县工艺厂首席雕刻师。

    歙砚的好,好在雕刻。好的雕刻,使得一方砚台既保持了山野自然的本质灵性,又平添了超凡脱俗的艺术美妙。凌家宏调砚承继家学,刀法洗练,边线浑厚,造型流畅。劣石施工,佳石施艺,工艺求型美,技艺求品位。依据砚石的形态,确定雕刻主题。雕而不雕,画龙点睛,尤其在制作古砚时刀法精准,不留道痕,线条处理挺拔流畅,浑厚朴实。

    歙砚的好,好在铭文。歙砚的主人,刻在砚台上的文字,展示的分明是多姿多彩的个性与人生。岳飞的一方砚台上,刻着“持坚守白,不磷不淄”。这样的志向,掷地有声。后来,这方砚台流落到文天祥手中,他又在上面刻了“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一行大字,这样的情操让砚台和制砚人本身也占得了几分高风亮节。

也许,就是因为徽州的人杰地灵,才有了在徽州生长的笔墨纸砚是如此得出类拔萃。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文房四宝,才有了在徽州生长的风花雪月是如此的动人心弦。(文/图 安师大赴徽州百工采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