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必威 >> 新传学子 >>
[新传先锋“三下乡”]与舞结缘,因舞得缘——专访花鼓灯传承人娄楼老师

    年轻、健康、活力、慈祥,便是花鼓灯传承人娄楼老师给采访人员的第一印象。日前,安徽特色文化资源调研团队在蚌埠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帮助联系下,有幸对安徽特色舞蹈——具有“东方芭蕾”美誉的花鼓灯省级传承人、国家一级编导、北京舞蹈学院客座教授、蚌埠市著名艺术家娄楼老师进行一次专访。

    娄楼老师现年71岁,1962年进入蚌埠市文工团,开始学习艺术体操。“艺术体操那个时代大多是采用西方的形体训练方法。”后因身处蚌埠市文工团有幸与当时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家冯国佩老师相识,受冯老的影响和教导,开始学习和表演花鼓灯。更因参演一次花鼓灯代表剧目《摸花轿》而深深爱上了花鼓灯。这与花鼓灯的结缘一下子就是半个世纪。

   娄楼也因为花鼓灯,得以和现在的爱人赵新盟先生相识相知相爱,因舞得缘,并且相互帮扶到如今。旁人都说,娄老师和赵新盟老师的结合真是珠联璧合的一对。二人当年同处蚌埠市文工团,文革开始后,二人也一起在1970年被编入当时的“革命文艺战士学习班”,文革结束后,娄老师开始做起了编导,在与爱人赵老师的共同合作下,在继承传统花鼓灯传统技艺的同时,开始创作出一系列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剧目,代表作品有《算盘声声》、《淮河风情》、《月夜练兵》等,收到了全国观众和舞蹈界的好评。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变化,花鼓灯传承上娄老师说传承应该是两条线同时进行的,即一是社会大众性的花鼓灯表演传承,二是专业性、创作性的花鼓灯传承。如今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社会性大众性的花鼓灯演出这些年得到了蓬勃发展,蚌埠市政府每年都会举办众多的花鼓灯艺术表演或竞演活动都促进了花鼓灯大众性社会性的传承;而真正缺少的是集花鼓灯大成有独具创新性发展思维的花鼓灯人才,这才是花鼓灯传承所急缺的。

    “艺术要有根,创作要有源,花鼓灯传承是需要扎根群众生活和继承老辈艺人以尊重本源的,在保有花鼓灯的精髓的基础上创新,那么花鼓灯就还是花鼓灯,除却了这些,花鼓灯就很容易和汉族其他舞蹈相混淆了,而我现在最怕的,就是花鼓灯在传承中丢弃了精髓而灵气不再导致和汉舞蹈混淆的现象出现”,娄老师在访谈最后说道。(文/图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特色文化资源现状调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