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8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目录外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意识形态建设”博士点专家论证会在我院召开。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丁柏铨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姜迎春教授、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生导师蔡惠福教授、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严三九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武志勇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必威博士生导师张晓锋教授和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姜红教授作为专家组成员出席此次会议。会议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正礼教授主持,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昊教授,必威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柏岭教授,我院党委书记张师帅博士及我院部分领导参加了此次论证会。
会上,高正礼介绍了与会领导及嘉宾,并对其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王昊简要介绍了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必威学位点建设的基本情况,提出要整合校内外资源,打磨我院的学科特色,希望专家组重点就学科设置的必要性,设置该学科是否可行,培养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同意设置等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对我院未来建设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杨柏岭简要介绍了我院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及申报该博士点的初步设想。我院成立之初,扮演着安徽师范大学人才培养试验田的角色,而今,我院以更加成熟的姿态,立足于安师大,走向校外,结束了其试验田的角色。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意识形态建设”博士点的申报对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必威的学科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丁柏铨主持评议,专家组成员相继发表自己的看法。蔡惠福对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意识形态建设”二者结合这一尝试表示高度赞赏,强调这一尝试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新闻学的发展都极具意义和价值。他就学科名称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为了显示学科的包容性,他提议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改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姜迎春在充分肯定安徽师范大学设置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意识形态建设目录外二级学科可行性的同时,也表示建设学科首先要用情,要有情感、有情怀;其次要用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最后学科建设要加强斗争精神。严三九肯定了两个学科的有机结合,指出这是资源互补与整合的双赢,同时强调研究方向应与其研究成果相匹配,应强化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张晓锋表示此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意识形态建设”学科的设置有其现实基础,也有短期和长期建设的可行性,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窄化了研究领域,应该稍加修改。其次,课程设置应与学科内涵有机结合,课程开设应该以宽为主,不能太具体化,既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内涵,也要彰显新传学科的特点。武志勇也同意将学科名称稍作修改,并提出学科建设在结合中国特色的同时,也要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眼光,要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大的宏观条件下,汲取西方优秀的新闻学理论。姜红表示将新传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一次较新颖的尝试,她提出观念是思想的碎片,观念比思想更狭窄,所以她提议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改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她指出学科建设要考虑未来的学科评估,以及二者学科的融合与建设。
丁柏铨最后总结,他指出我院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扶持下申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意识形态建设”博士点,可以加强学科研究,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准与质量,其重要性不可低估。他表示此次博士点申报正逢其时,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很重要。新闻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的直接反映,而意识形态建设是关乎社会稳定与国家稳定的,所以能否处理好新闻舆论工作,将新闻舆论工作做得让党和人民放心是至关重要的。他肯定了将两个学科结合的创新意识,并希望其未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丁柏铨对专家组成员的意见表示赞同,也就此次博士点的学科名称、学科方向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必威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沈正赋对于专家组提出的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二级学科名称的修改等问题做了相应的回答,并对专家们提供宝贵的意见表达由衷的感谢。他表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增设这一新的学科,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和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正礼最后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专家组对学科名称、方向设置及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也对前期工作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后期学院也会根据意见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并再次对专家组成员的到来表示感谢。(文/杨敏敏 图/刘静雯)